
認識國蘭
當今所稱的中國蘭花--國蘭,古代稱之為蘭蕙。中國觀賞與培植蘭花,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。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就有最早的記錄,而人工培植蘭花則由宮廷開始,魏晉之後才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,慢慢的流入民間。
國蘭花朵幽香、葉藝奇特,一年四季都可以觀花賞葉,且不斷的改良變化有許多特異的品種,姿態各有千秋,千變萬化,相較於洋蘭的艷麗,國蘭更有一種曖曖內含光的特質,值得我們細細品味。
何為藝蘭?
國蘭葉片是重要的觀賞部位,重點在葉色及葉型,國蘭的葉色,若是墨綠色,則稱為青葉種,若出現其他顏色或斑點等,則稱為出藝。出藝的葉片被稱為的葉藝。國蘭的葉藝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及藝術性,且類型多,常見有爪藝、縞藝及斑藝。爪藝在葉片的尖端週緣有黃色或白色條紋,縞藝則在葉片中有黃色或白色的直線條,班藝則在葉片中有不連續的黃色或白色的紋路。出藝的國蘭則稱為藝蘭,藝蘭的觀賞價值高,身價不菲,但遺傳性並不是百分之百穩定。
國蘭基礎管理
澆花時機
澆水的多寡隨季節、場所及蘭花本身的狀態而有所不同,只要表土過於乾燥,就要澆水了。
澆水用的水最好在前一天就放入水缸中沉澱雜質,或以小幫浦打氣,使自來水中的氯氣揮發出來,且澆花用的水儘量和培養場所的蘭盆內溫度相仿,避免根溫急遽變化,根尖受到破害。
◎適合溫度
臺灣全島的氣候都很適合栽培蘭花,夏天氣過熱時最好加上黑色的塑膠網。
◎適合濕度
野生國蘭一般生長於空氣濕度較大的山野之間,主要靠雨水和露霧的滋潤,尤其喜歡生長於清泉或溪流的附近,因此在養蘭時最好要仿效它原來的天然生態環境,濕度以70~90為最標準(相對濕度)。
◎日照光度
國蘭喜好早晨東邊的陽光,若光照不足,蘭株軟弱徒長;光照或西曬過強,葉容易被曬黃或曬焦,觀賞價值大減。
◎通風狀況
避免花架過低、遮蔽太過、花盆之間距離太近、盆中植株數量過多等導至葉片互相摩擦,此通風不良的狀況容易招致病蟲害及生長欠佳,也可用風扇及抽氣扇補救。
資料來源 : http://www.chinaorchid.net/